cover_image

喜报丨我院研究生在“CLEER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中取得佳绩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年01月07日 04:55
图片

近日,“CLEER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双碳’,创享未来”主题,设立5大赛道、21个赛题,旨在通过竞赛实践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对“双碳”战略理念的认识,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提升研究生参与“双碳”建设的积极性。

我院学子积极参与本次竞赛,经过层层评审选拔后,共有3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

         获奖团队介绍

01.

图片


获得奖项: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二等奖

团队成员:卢哲颢、黄立翰、花浩、林建翔、吴炜、吴珂颖

参赛项目:“以污降碳,能源再生”——基于Ni基催化剂的CO2-甲苯低温高效资源化体系

参赛组别:新材料与新能源

指导教师:孙玉海、江博琼

图片

项目简介: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系统化技术体系是对我国“双碳”战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充分支持,因此本项目基于CO2控制利用技术,将大气污染物甲苯与CO2重整转化为合成气及增值燃料,并结合等离子体催化技术,通过对Ni基催化剂的设计,实现了常压低温下CO2的高效转化及资源化利用。


图片


02.

图片


获得奖项: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三等奖

团队成员:高展、周鹏、郑宗威、张兴宇、张日波、郭潇峰

参赛项目:“泥来泥往”——牛哥农村高效污泥治理服务团

参赛组别:环境与绿色科技

指导教师:蔡美强、董春颖

图片

项目简介:坚持以“车载式电动压滤污泥脱水装置”为污泥处理技术核心,以装置灵活性为技术亮点,以农村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污泥产品回馈农村为最终的项目意义。并于此基础上,以三个“紧”的思路推动本项目的工作,进行项目建设与开展。一是紧盯市场空白,重点关注被忽略的农村污泥,以杭州为发展起点,将已有合作关系与高校资源作为发展基础,与农村环保公司或环保项目建立起联系,将农村分散污泥作为目标进行针对性处理;二是紧握技术创新,基于团队的“车载式电动压滤污泥脱水装置”进行分散污泥的收集、脱水处理、转运工作。在使用电能等清洁能源的基础上,摒弃原有的污泥加热、焚烧的处理方式,通过通电与加压的方式使得污泥满足国标要求,避免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在污泥处理方面践行绿色的生态理念;三是紧抓资源回收,以制砖制瓦、制作陶粒、苗木种植、污泥作土壤等方式代替原有的污泥焚烧、填埋处理方式,既避免了污泥露天放置释放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病原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还可以将资源化的产品回馈农村,就地利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

图片

03.

图片


获得奖项: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全国三等奖

团队成员:朱栩楷、刘婧妍、李宁、程阳眷

参赛项目:碳基铁纳米材料对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

参赛组别:环境与绿色科技

指导教师:黄丹

图片

项目简介: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林废弃物,这为生物炭和活性炭等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生物炭和活性炭都是富碳材料,能够将生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有机碳转换为炭颗粒进行保存,实现对大气中碳素的间接捕集和固定。另外,针对农业环境中存在的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污染问题,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在活性炭上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方法,制备了碳基铁纳米材料,来实现对污染物更好的去除效果,从而兼顾了固碳减排和环境污染防治。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次大赛环境学院收获了喜人的成绩。我院也会持续发挥科研竞赛育人功效,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引领学生参与各项赛事,推进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为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助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

排版丨秦邵琦 何玉苗

审核丨张乃元 刘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