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营造学院学术科技文化氛围,发掘学院科创新秀,培养科技创新人才,11月15日下午,环境学院2023年科技工坊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综合楼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创新创业学院(章乃器学院、创客商学院)院长杨帅、学校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主管马东梅、学校团委副书记谢晓梅,环境学院执行院长汪美贞、学院党委书记狄瑞波、副院长王齐、学术副院长陈婷、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殷峻、党委委员张轶,学院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的各位指导老师以及本硕学生约200人参加活动。启动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周燕主持。
汪美贞代表学院致辞并宣布科技工坊节正式启动。她指出,科技工坊节是学院按照学校“强力推进六大‘一号工程’建设,全面增强卓越大学发展新动能”的总要求,精心打造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希望同学们在科技工坊节系列活动中主动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并努力做到三点:一是提升理论修养,做坚定信念的“擎旗手”,要坚定前进信心,以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勇担重任;二是练就过硬本领,做学术前沿的“排头兵”,要坚守学术初心,敬畏真理,不断攀登新的学术巅峰;三是锤炼高尚品质,做实践创新的“弄潮儿”,要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成为全面、创新、复合型环境人才。
启动仪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院“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发布会,第二阶段开展校第十四届“希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环境学院项目的现场评比。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改革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环境学院携手创新创业学院(章乃器学院、创客商学院)共同探索可操作的实施路径,正式发布“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创新创业班)实施方案。殷峻围绕项目建设思路、目标、课程体系、实施方式、考核和激励以及项目管理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指出,创新创业班将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学习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帮助学生建立产业化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动能,促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
杨帅在讲话中指出,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从知识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型的“一号育人工程”,环境学院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是落实育人工程的重要举措。她回顾了环境学院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指出优秀师资和团队是开展好本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同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能够集结环境学院的学科优势、师生力量与创新创业学院的企业资源、导师资源,共同培育孵化成果,成为学科交叉、学院协同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典范;二是让好的项目可以走出实验室,积极与校外团队进行对接,打通科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同学们在开展科研工作时要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过硬的技术支撑,努力做到精技术、善管理。
随后,学校“希望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环境学院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评比。18支参赛团队围绕项目创新性、商业性、团队情况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依次上台进行了展示。评委老师根据选手表现进行了现场打分,杨帅院长进行了总结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2支团队获得一等奖,3支团队获得二等奖,5支团队获得三等奖,8支团队获得优秀奖。现场进行了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 |
|
一等奖 |
|
二等奖 |
|
三等奖 |
|
优秀奖 |
|
石周燕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环境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工坊节是学院一项重要的品牌特色活动,已举办多年,通过实施“活动-工坊-赛事-表彰”闭环模式,深化“兴趣养成-成果筛选—孵化—转化”培育模式,帮助同学们培养学科兴趣,激发科研创新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创新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激扬青春。
本届科技工坊节从十一月开始启动,时间跨度2个月,将先后推出大咖论道深赋能、薪火相传接力棒、青蓝携手桃李芳、青年对话展风采、青春蓄能共成长5大系列活动。
舞台已经搭好,帷幕即将拉开!同学们,让我们用激情和活力,用聪明和才智到舞台上尽情演绎,以睿智的科学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积极地实践,大胆地想象,勇敢地创新。
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
作品名称:《杭州东瓦瑞环保-专注污泥干化设备及污泥资源化服务》
团队成员:郑宗威、张兴宇、崔晓杰、陈凌怡、张歆怡
作品名称:《知土净土-土壤生物源新污染物识别修复的引领者》
团队成员:李京鹏、龙琳、易嘉明、韩雪竹、雷雨、周昕妍
二等奖
作品名称:《浮光海洋清道夫——近海海域环境治理绿色漂浮式可回收光催化球》
团队成员:颜福霞、葛佳瑶、骆千懿、冯鑫岚、王佳涵、张华杰
作品名称:《净源科技——数字化缓释修复地下水领航者》
团队成员:朱宏远、李子杰、周钰昆、羿鑫杰、潘圣洁、陈瑾楠
作品名称:《“肥你不可”——有机废弃物自热式高温快速发酵处理技术与应用》
团队成员:谢梦洁、佘绵伟、赵远方、张铄
三等奖
作品名称:《“炭膜演绎”——生物炭膜负载滤芯》
团队成员:杨彤、彭旭哲、戴嘉祥、余佳芯
作品名称:《横扫千“菌"-基于剩余果蔬生态价值重塑的关键生物技术与应用》
团队成员:于俊、袁晨龙、王琼胤、王祎凡、周堉栋
作品名称:《湿地修复之光-有机污染型滩涂湿地修复一体化装置》
团队成员:王蔓、王润、杨周铃、严丽妍
作品名称:《CPR:引领飞灰资源化、助力危废零填埋》
团队成员:许瑞茜、时莹瑜、高雨欣、徐瑞青、郑乐怡、朱洁
作品名称:《一路向阳——钙钛矿太阳能便携式电池在两轮电动车的应用》
团队成员:汪小冉、钱磊、吴伊琰、郭雨珂、陈鹏宇、王哲锐
优秀奖
作品名称:《La掺杂WO3料光催化降解四环素》
团队成员:李思哲、李伟、赵师祎、李智豪、谌鑫怡、田学剑
作品名称:《军娃育苗营——清澈的爱为您》
团队成员:周景轩
作品名称:《“以废治污”-餐厨垃圾的再生利用之路》
团队成员:金建宇、陈义鹏、陈铭洋
作品名称:《等离子体催化-光电协同多途径灭活水中微生物的一体化设备研究》
团队成员:王润、王蔓、杨周铃、严丽妍
作品名称:《“垃”近邻里——智慧垃圾房助力基层社区治理》
团队成员:唐胜蓝、王莹、周景轩
作品名称:《新型消毒剂消减病原菌》
团队成员:张茂祯、赵冬冬、刘浩天、贺翔、刘锦、潘朗
作品名称:《小纳米大作用-阻控耐药黑科技》
团队成员:王嘉瑜、许欣晨、厉金鹏、蒋少豪、成仁杰
作品名称:《基于遥感观测的大数据分析建模以及模型的迁移和应用》
团队成员:朱珂钦、昌怡辛、何鉴颀、庹华艺、韩淑宇、吴华森
版权所有 ©2017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 Reserver. Email:hjxy@zjgsu.edu.cn 技术支持:名冠电子商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28008214 传真:0571-28008215 邮箱:hjxy@zjsu.edu.cn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