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邀南京大学韦斯教授于A201教室开展“新污染物智能化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讲座。
这场讲座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成果为切入点,阐明了核心背景:当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革命正为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革新创造历史性机遇,为新污染物分析开辟了全新起点。针对“小分子识别看得见、摸不着”的行业难题,韦斯教授指出其根源在于质谱数据与未知化学结构的矛盾,并提出“AI+小分子识别”的创新思路,以破解这一全球性技术瓶颈。
聚焦全氟及多氟化合物污染问题,韦斯教授对比了传统靶向分析与前沿非靶向分析技术,提出前者依赖标准样品,仅能识别数十种污染物;后者通过高通量方法,可筛查未知化合物,更适配新污染物的复杂场景。他还进一步解析了检索式与生成式模型的差异性,检索式数据库检索精准但化学空间有限;生成式可创造性生成结构,虽准确率待提升,却能突破已知框架——例如通过“掩蔽策略”强化生成式模型,可大幅提高PFAS谱图预测的真实性。
在应用层面展示了AI技术的多元价值,例如医疗领域可通过非靶向分析反推中毒类型,气味识别技术助力刑事侦查;其团队开发的“MS-Agent环境分析智能体”,已实现河道污染的快速成因诊断。
最后,同学们围绕“AI模型推动学科跨界融合”等议题交流,韦斯教授逐一答疑。整场讲座以“以人为本、多方共谋、智能向善”为落点,为环境学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前沿视野与实践路径。
图文:郑新桦
审核:李娜
版权所有 ©2017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 Reserver. Email:hjxy@zjgsu.edu.cn 技术支持:名冠电子商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联系电话:0571-28008214 传真:0571-28008215 邮箱:hjxy@zjsu.edu.cn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